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集團業務
豐永三號抽沙船 |
|||||||||||||||||||||||||||||||||||||||||||||
![]()
豐永三號說明書 ![]() 1、總述
本船為滿足以下特性的非自航絞吸式挖泥船:
A、用於挖掘淤泥、粘土、中、細砂和砂紙黏土,同事兼顧挖掘硬質土層;
B、用於沿海水域航道疏浚、圍海吹填等建設工程施工;
C、經封艙加固後可在近海航區拖航調遣。
2、船型
本船為整體式、單甲板、鋼質方駁體、非自航絞吸式挖泥船。機艙和泵艙位於主甲板以下。船首設有橋架開槽,開槽長31.5m。本船采用定位樁與台車結合的形式挖泥。本船拖航調遣時采用艉拖,船體尾部有斜切角,以減少拖航阻力。船艉設有台車開槽,開槽長14.0m。台車開槽設置定位樁及台車,艉部左側主甲板布置有艉排泥轉動彎管(或球型快速接頭)、抗風錨係統等,右舷末端設輔定位樁係統。本船舯前部布置有主要的挖泥作業設備,包括橫移絞車、起橋絞車、橋架、絞刀總成和跑錨杆係統。
3、設計環境條件
大氣溫度 -15°C — 42°C
海水溫度 -5°C — 32°C
機艙設計溫度 50°C
相對濕度 60%
沿海作業水域風級 6級
沿海作業水域施工安全極限波高 0.8m(波周期為6-8s)
沿海作業水域橫流流速 < 1.028m/s
4、規範和船級
本船設計圖紙送中國ZC審查批準。
本船滿足下列規範及規則:
(1)《國內航行海船建造規範》(2006)
(2)《船舶與海上設施法定檢驗規則》(國內航行海船法定檢驗技術規則)(2004)及2006年修改通報。
5、主要尺度和技術性能
5.1主尺度
總長 —97.0m(絞刀橋架抬離水麵以上)
船長 82.6m
型寬 18.2m
型深 5.2m
設計吃水 3.5m
肋骨間距 0.7m
梁拱
主甲板 0.0m
甲板室 0.2m
船員 29個
上層建築甲板建層高:
主甲板一起居甲板 3.2m
起居甲板一操縱甲板 3.2m
操縱甲板一操縱室頂 3.2m
5.2挖泥性能
本船配高效泥泵2台,其中水下泥泵1台,為單殼泵,泵軸輸入功率1680KW,艙內泥泵1台,為雙殼泵,清水軸功率3300KW。絞刀功率1280KW,由液壓馬達驅動。
最大挖深 27m(橋架與水平夾角為50°)
最小挖深 6m
名義最大生產能力 --3500m³/h
設計最大排泥距離 --4500m
艙內泥泵吸泥管直徑 DN900mm
艙內泥泵排泥管直徑 DN850mm
艙內泥泵清水流量 14400m³/h
水下泥泵清水流量 14400m³/h
5.3 噪聲
本船噪聲衡準參照GB5979-86《海洋船舶噪聲級規定》要求,在全船所有機器設備工作狀況下滿足;
機艙監視室 80分貝
機 艙 112分貝
廚 房 70分貝(廚房設備不工作)80分貝(廚房設備工作)
生活住艙 65分貝
疏浚操作室 75分貝
本船為工作船舶,總裝機功率大於同等總噸位自航船,所以噪聲相對較大,且本船每天連續作業時間最多80%,機艙、泵艙附近生活艙室噪聲級可為70分貝。
6 、幹舷
本船夏季幹舷為1718mm,滿足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船舶與海上設施法定檢驗規則》“國內航行海船法定檢驗技術規則”(2004)及2006年修改通報對B型船舶的要求。在海上拖航時,經封艙加固後客滿足航行安全要求。本船為非自航駁船,應在載重線證書中記載調遣時船上不得載人。
7、 噸位
本船噸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船舶與海上設施法定檢驗規則》“國內航行海船法定檢驗技術規則”(2004)及2006年修改通報的相關規則計算。估算總噸位為2517。
8 、自持力和燃油、淡水裝載量
本船作業時間為330小時,自持力按20天計算。實際艙容大於計算值。
柴 油 ~878m³(~737t)
淡 水 ~200m³(~200t)
壓載水 ~730m³(~748t)
9 、穩性及浮態
本船穩性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船舶與海上設施法定檢驗規則》“國內航行海船法定檢驗技術規則”(2004)及2006年修改通報對絞吸挖泥船的要求進行校核。作業工況,按沿海航區的要求校核;拖航調遣,按近海航區的要求進行校核。本船拖航及作業時均有一定的艏傾,作業時縱傾不超過1°。
10 、拖航
本船為非自航船舶,實施拖航調遣時應向船檢提出拖船計劃,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並取得有關部門同意。整個拖航過程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船舶與海上設施法定檢驗規則》“國內航行海船法定檢驗技術規則”2004年之有關拖航對被拖船舶的各項要求。本船遠距離調遣須采取以下措施滿足拖航安全;
船體:
1)為適於艉向拖航,本船在船尾安裝必要的拖裝裝置;
2)主甲板上雜物倉和索具艙等艙口蓋閉合焊固,確保個人孔蓋水密閉合;
3)進出主甲板室通道門閉合封焊,主甲板室圓窗閉合並扣緊風暴蓋;
4)雜物艙及主甲板上風機室各液艙的自然通風筒和上甲板機艙天窗應關閉;
5)跑錨杆從工作位置移至拖航位置,拋錨杆和工作錨均應固定;
6)甲板上可移動設備完全固定,艙室內可移動家具均用繩索綁紮固定。
機械:
1)橋架總成提升到水麵上3°後,鎖上兩邊的安全拉杆;
2)檢修平台翻轉至垂直,同時固緊檢修平台鋼絲繩;
3)鋼樁水平傾倒,同時加裝前後鎖緊蓋板,在鋼樁尾部用固樁鋼絲繩固緊。
同時應滿足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疏浚工程技術規範》(JTJ319-99)附錄G的規定要求。
11、動力裝置
本船設水下泵1台,由電軸係統驅動;艙內泵1台,由柴油機通過離合器和減速齒輪箱驅動;各類絞車、定位樁台車係統和鉸刀係統均為液壓驅動,由柴油機通過離合器和增速齒輪箱驅動液壓油泵提供原動力;各類水泵、油泵、中央空調、風機等輔助係統均由3台發電機組(其中1台備用)提供動力,動力裝置配置如下(具體配置請參看輪機專業說明書);
馬力=9500(KW)*1.36=12920(KW)
12、總布置
本船為單甲板船,尾部設有移船台車、定位樁和排泥管轉動彎管等機械設備。艏部為鉸刀和吸排泥係統,其中艏部主甲板布置有起吊門架,起吊門架上設有一座15t × 17m起重機和鉸刀檢修平台。泥泵艙位於船中部區域,機艙則位於船舯後部。甲板室位於主甲板中後部,艉部主甲板左側布置航行錨係統和艉排管,右側為倒樁架。甲板室主要是28人的生活處所,另外為機艙棚和一些工作艙室。
主甲板以下的船體大致由2道縱艙壁和數道橫艙壁劃分為以下部分:
艉端移船台車開槽區域左右片體艙室劃分:#0~# 10區域為第2左、右壓載水艙,壓載水艙同開槽間設有空艙:#10~# 20區域為第1左、右輕油艙和左、右淡水艙,淡水艙同輕油艙間設有隔離空艙。
橋架開槽區域左右片體艙室劃分:#109~# 118區域為第1左、右壓載水艙;#90~# 109區域為索具艙和雜物艙;#73~# 90兩側區域為第4左、右輕油艙,輕油艙同開槽間設有空艙。
橋架開槽後艙室劃分:
1)#20~# 73左右橫艙壁間為機艙和泵艙;縱壁與舷側間分隔,#49~# 63左、右兩舷區域為第3左、右輕油艙,其它區域為空壓機間;機修間;左右海水箱;分油機間;備物間;機修間及隔離空艙等。
2)#20~# 73左右橫艙壁間的機艙和泵艙雙層底區域;#20~# 31雙層底區域為第2左、右輕油艙,#31~# 38區域為汙油艙、汙水艙、滑油艙等,其餘區域為空艙、隔離艙等,其中#40~# 46中雙層底區域為滑油艙,#50~# 54中雙層底區域為滑油汙油艙。
主甲板室:#20~# 31為生活艙室,布置廚房、餐廳(客廳)、盥洗室及風機室等;縱向通道右側布置食品間,#33~#66區域為機艙棚和泵艙口,兩側設置有機艙監視室、空調機間、蓄電池室、充放電室、CO2間和風機室等。
起居甲板室布置有船長室、輪機長室、項目經理間各1間、2人室3間、4人室5間、小會議室、盥洗室、儲物室、機艙棚等。起居甲板後端布置有倒樁設施,排泥管布置在起居甲板左舷部位。起居甲板室前端布置有2台起橋絞車;並設置有上下操縱甲板及主甲板的室內室外梯道。操縱甲板上布置有天窗、煙囪、泵艙開口。
操縱室設於操縱甲板#59~# 66區域,操縱甲板#59右側設有20t × 10m/12t × 17m起重機一台。在操縱甲板右後部設有一台1.5t × 18m的液壓折臂吊,用於倒裝時起吊定位銷等輔助工作和起吊生活用品。
操縱室內前端布置有操縱台,操縱員通過此裝置控製甲板機械、機艙及各類挖泥設備等。
|